高考作文范文素材古人云:沒有規矩,不成方圓。規矩,是專門給那些不遵守規矩的人制定的。聯想到孔子的學生,此言真是千真萬確。孔子的學生在國外贖回了本國的奴隸,卻沒有按“規定”到政府報賬。在眾人都贊賞之時,孔子對他進行了嚴厲的批評,因為他的行為(不報帳)妨礙了更多魯國奴隸被贖回。由此不難看出:做事必要守規矩。 孔子的那個學生或許還認為大公無私、為了別人,犧牲自己利益是品德高尚的表現,熟不知,他的這一行為給原本準備贖人的人造成了麻煩,無形中給他們設定了新的標準,造成了心理和利益上的負擔。贖人報賬,人家認為你的品格低于孔子的學生,如果不報賬,人們字跡吃虧。其結果對本國的奴隸,都視而不見。如果他按規矩辦事,到政府到賬,就不會有這許多的麻煩了。 守規則,也能帶來負面影響。自從彭宇案以來,全社會掀起一個關于老人倒了該不該扶的討論話題。扶吧,怕人訛詐,救人還得被法院判處賠償經濟損失;不扶,又怕被人指責道德低下,只得假裝沒看見。我認為這與孔子學生帶來的影響如出一轍,由于那個老人的訛詐,使許多人都不再敢扶起摔倒的老人,導致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遭到質疑。本來,老人摔倒,上前扶起來,是天經地義、無可厚非的行為,可如今卻要“三思而后行”。 由此可見,不按規矩辦事的后果,倘若那位老人不是倚老賣老、利欲熏心,被扶起來后道聲謝謝,那豈不是正常人的所作所為?可由于他的貪心導致老人出門都要格外小心,以防摔倒無人扶起。可見,做好事有時真要講究方法和策略,否則吃虧啊! 當然也不乏按規矩行事的事例。在德國占領山東期,德國修建了排水系統,過了將近一百年,仍然沒有故障,前不久有一處零件破損,我國技術人員利用電子郵件詢問該工廠是否有備用零件,對方快回應在壞損處周圍十米之內會有一個油布包,內有備件。果然在不到八米的地方找到了,里面的零件十分干凈,沒有絲毫損壞。 修一次排水可以用一百年甚至更長,反觀中國的某修部門,不講究規則,工程質量差,不出幾年便得重新翻修,十分浪費人力、物力、財力,還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。德國人做事小心謹慎,講究規則,為自己節省了許多時間和工序,也為后人立下了做事應遵守的準則。 想要獲得成功,必須要遵守規矩。各行有各行的規矩,不論做什么事情都有它應有的規則、規定,人們都要應該按照規定規則去辦。我們不要私自改變,不按套路出牌,這樣會偏離原來應有的路線,會使成功之路更漫長甚至擁堵。 在充滿變化與挑戰的新時代,我們作為時代的青年,在創新的同時,不能不守規矩,只有認認真真、腳踏實地才能走的更遠。 聯我時請說明是在貴州看到的,謝謝! |